【摘要】当互联网成为标配,互联网金融开始回归金融的本源,为防止风险外溢便要带着镣铐发展,从轻模式一步步走向重资本经营,并非每个平台都能轻易适应,这种艰难适应的过程,我们称之为转型,而结果,要么是成功上岸,要么是中途放弃。
进入2018年,短短半个月时间,互金行业就密集涌现出巨头因信息?;け辉继?、区块链再次引发全民关注、陆金所或于4月份上市、网贷平台备案正式开启等热点,仿佛2017年已经过去了很久。
看来,又是大事不断、不会平静的一年。在《互金巨头的2018:分化、转型及潜在黑天鹅》一文中,我们着重预测了巨头们的2018,今天这篇文章,我们不妨讲讲各个细分行业和行业里的头部企业。它们,会迎来怎样的2018?
现金贷作为贯穿2017一整年的风口,于2017年末迎来了监管的出手,整个行业被打得措手不及。
业务量小的尾部平台,还可以转入地下,继续挣点小钱,而业务量大的头部平台,并不甘心一败涂地,一边忙着清理战场,一边在考虑如何转型上岸。
所谓清理战场,一边是处理不良资产,一边是榨干尾部客群的剩余价值。
典型的现金贷业务期限不超过30天,从12月初算起,存量的贷款基本均已到期,已按时还的钱落袋为安,未能按时还的钱成为逾期资产,平台需要做好不良资产清收的心理准备,没有半年时间,战场是不能打扫干净的。
所谓转型上岸,便是设法获得一张放贷牌照。严监管下,无照经营已成大忌。
一些平台寄希望于监管重新放开牌照申请,这样能确保身家清白,若监管迟迟不放开,也无大碍,大不了最后就买一张,对这些头部平台而言,2017年的净利润数以十亿计,买个牌照并无压力。
只是,未来在哪里?
踏踏实实做贷款业务,年化综合成本36%以内,如何与巨头竞争优质客群、如何控制成本确保业
务盈利、如何获得充足资本金确保业务规??沙中龀?/span>......看上去都是未知之数。
当互联网成为标配,互联网金融开始回归金融的本源,为防止风险外溢便要带着镣铐发展,从轻模式一步步走向重资本经营,并非每个平台都能轻易适应,这种艰难适应的过程,我们称之为转型,而结果,要么是成功上岸,要么是中途放弃。
从这个角度看,现金贷平台的2018,或能给我们揭示很多东西。
不少P2P平台都对2018翘首以待,因为整改终于要结束了。过去的几个月里,笔者听到不少平台诉苦:
他们不敢大规模做宣传,怕枪打出头鸟;他们不敢做大业务量,因为“双降”规定被严格执行;他们饱受各类“歧视”,因为没有合规的身份……
那么,整改结束后,这一切会有改观吗?
其实,顺利拿到备案的平台,有了合规的身份,“合规”的困扰没有了,但发展的压力一点不小。
在资产端,P2P平台面临和现金贷平台一样的处境:如何与巨头竞争优质借款人客群,如何控制综合经营成本,如何布局更多的场景资产……
在资金端,则越来越难以留住投资者:
一是资金安全感下降。整改期间,投资者相信,平台为了合规,必不敢出现逾期;整改结束后,越是合规的平台,越要坚决贯彻“去刚兑”的政策要求,投资者需风险自担,而问题是,借款人资质究竟如何,投资者心理没底,安全感下降。
二是投资替代品崛起。2015年开始,理财进入水逆周期,各个群体都栽了跟头,以至于有个段子,“土豪死于信托、中产死于炒股、草根死于P2P”;2018年,否极泰来,投资理财或迎来春天,只是,恐怕没有P2P什么事。
对P2P平台而言,压力一直在那里,合规只是新的开始,唯有拼搏向前,并无喘息之机。
“风起于青萍之末,浪成于微澜之间”,能把猪吹上天的风,绝非一夕而成,众人看到时,已是大风起、风口成,但临阵布局,已然晚矣。
所以,更多的时候,都是撞上风口,而非预测到风口。当然,一些巨头也可以创造风口,如直播答题,但人造风口,持久性存疑。
那何为风口呢,只有能把不会飞的猪吹上天空的行业趋势,才能称之为风口。
从这个角度看,第三方支付、P2P、现金贷等细分行业都曾经站上风口,虽然在严监管下行业发展空间变窄,好歹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提供了一条路径,并孕育出了几家独角兽。
而股权众筹、大数据公司、催收服务机构等,从未真正走入主流的视野,且合规风险巨大,尚未产生风口效应。
就供应链金融而言,我们可以审视下,它是否具备成为风口的潜质,至于能不能成,何时能成,则要看运气。
空间大不大?这个没的说。应收账款融资是供应链金融中的重要品种,这个规模有多大呢?2016年末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2.6万亿元,年均增速10%左右,这还只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而已。
门槛高不高?一度很高,但随着互联网技术、物联网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引入,这个行业的门槛正在迅速拉低。最开始,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的专利,后来是大型核心企业,再后来是各种B2C、B2B网站。
当前,很多物流企业、SAAS软件服务企业切入了供应链金融领域,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引入,进入门槛还会进一步拉低。
巨大的发展空间加上迅速拉低的进入门槛,供应链金融已然具备成为风口的潜质,但具体在哪一个时点爆发,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。
不过,对于企业和资本方而言,提前布局是没错的,因为风口是要等的。